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超凡绝密押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生物试题
1.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定时间后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前,丙的浓度
>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 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 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 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2.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B. 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C. 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发生突变D.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不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3. 某动物的毛色由等位基因
A、a控制,现用纯合黑毛(♀)和白毛(♂)杂交,
F1雌性全为灰毛,雌性全为黑毛,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3,F2雌性中黑毛:灰毛=1:1,雄性中黑毛:白毛
=1:1。下列相关分析正
确的是
A. 白毛是显性性状B. 雄性中不可能出现灰毛C. 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 毛色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4. 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丙物质含有的元素为C、H、0、N
B. 乙物质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1
C. 酶1、酶2和酶3催化的反应均伴有大量的能量释放D. 细胞的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了
ATP
5.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组成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碳
B. 磷是磷脂、ATP、DNA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C. 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能产生水D. 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6. 分析下表,可,推测溶液甲乙甲、乙混合
双缩脲试剂+ —+
碘液—++ +
斐林试剂——+
/结合水的值逐渐上升
注:“+”显色,“++”显色更深;“A. 甲溶液含有淀粉 B. C. 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D.
-”不显色
混合溶液不含淀粉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氧气传感器可监测氧气浓度的变化)
。在不同光
7. 下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下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装置质条件下光照
1小时后氧气的浓度变化相对量如下表:
组别光质02相对变化
1 自然光
2 红光
3 蓝光
4 橙光
5 紫光
6 黄光
7 靛光
8 绿光
9 无光
+18
量
+15 +13 +11 +12 +3 +8 -1 4-
2
注:02相对变化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1)实验中加入
NaHC0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__,又可以测__________。
(2)实验中第9组的作用既可以作为(3)在绿光条件下,消耗
[H]的场所是_________。
2小时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总量相对值是
________。
(4)在红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
(5)如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_________。
8. 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的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噬盐菌的菌样应从
________环境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髙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并在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3)上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___,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_。
(4)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
_________,接种前要进行________,在整个微生物
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
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
9.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实验材料:萌发
β—淀粉酶不耐热,在
1cm)。
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
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
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
中加热2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试剂
试管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