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数据真实并源自实际,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与分析,围绕教学诊改内容,聚焦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100个诊断点,重点对“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状态、教学投入及基础设施状态”等项目内容进行重点诊断,确保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管理规范符合国家要求。自主诊改的实际运行,根据“规划-实施-诊断-改进”的工作思路,确定各项工作的诊断和改进流程,最终形成“规划目标-制定标准-落实实施-自我诊断-持续改进”的质量螺旋上升的自我诊断改进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三)规划进度安排
1、准备、培训阶段(2016年6月-2017年7月)
(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教学诊改工作领导小组、教学诊改办公室、诊改实施工作组。
(2)编制教职工诊改工作手册,组织宣传学习、系统培训,包括教学诊改工作以及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培训(培训工作需持续进行)。
2、制度标准建设阶段(2017年3月-2017年8月) (1)校园质量文化建设。
(2)全面梳理学校各项工作,分解诊改工作任务,完善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标准及确定发展目标,健全学校管理制度、部门工作流程,形成完善的制度标准体系。
3、建设实施与自我诊改阶段(2017年9月-2018年9月) (1)建立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平台,进行基础数据采集上传。
(2)按照前期制定的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开展教学诊改工作,
6
根据实施方案,周期性开展自我诊断。根据数据监控和预警系统对诊断点进行质量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制定诊改对策和流程,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3)撰写年度诊改报告,年度质量报告。 (4)复核工作(2018年10月-2018年12月)
2018年10月,学校开展内部复核,向省教育厅提出复核申请,接受诊改专家到校现场复核。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诊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直接领导开展诊改工作。负责全面领导学校诊改;副校长为副组长,负责协调各职能部门开展诊改,并负责分管部门自主改进的协调、改进工作的落实。下设教学诊改办公室,负责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日常工作,根据教学诊断与改进项目、要素成立8个诊改工作组实施诊改工作,确保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有序开展、有效实施。 (二)制度保障
制定《教学诊改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将诊改工作过程、效果进行考核。细化各部门考核指标和职能部门考核指标,引入问责机制,做到奖优法劣,不断提升各部门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教学诊改工作有序推进。 (三)技术保障
组建由信息中心、校外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团队,为诊断与改进工作常态化、可持续化开展提供技术支持。设立诊改工作数据组,负责诊断与改进数据系统的日常管理、数据分析,对数据平台进行研发升级,逐步实现数据采集的自动化,为学校的诊断与改
7
进提供动态的数据支撑。 (四)经费保障
学校提供教学诊改工作必须的经费保障,用于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教学信息系统建设、数据平台的购置与开发等。所需经费依据经费预算、使用制度合法依规使用,为目标任务完成提供资源经费保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