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巴金,原名李尧棠,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随想录》等。《家》等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封建家庭历史的最成功的作品。
53. 赵树理,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小二黑结婚》被茅盾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之一”;《李有才板话》被茅盾誉为“走向民族形式的里程碑”,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
54. 曹禺,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55. 艾青,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车》、《光的赞歌》等。
56. “白洋淀派”创始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短篇小说《荷花淀》等。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二、名家思想
57.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被尊称为“至圣”,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和“礼治”,伦理上倡导“仁”、“礼”,“中庸”,“和而不同”。教育方面,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格局,主张学生全面发展。
58.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战国时期伟大思想家。被称为“亚圣”,政治上提倡“仁政”和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59.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哲学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政治上主张“仁义”、“王道”、“礼法并重”,提
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60.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道家思想的代表。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之源,顺应自然。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61. 庄子,战国著名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哲学思想:“齐物”、“逍遥”,文学成就突出,寓言、散文蕴含深邃的哲理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62. 墨子,战国时期墨家思想代表,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63. 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思想主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刑峻法、变革、法治。
64. 公孙龙,战国时期赵国人,名家思想代表人物,提出“白马非马”命题。 65. 董仲舒,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
66.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三、常识
67. 战国时期发明“司南”,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
68. 东汉明帝时,佛教开始在我国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9. 东汉华佗配制的全身麻醉药剂,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70. 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71.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的应用更广泛。 72.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
73. 顾恺之,东晋,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被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74. 王羲之,东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写下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75. 范缜,南朝,著有《神灭论》,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76.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77. 甲骨文,殷商时代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占卜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78. 金文,商、周时期刻铸在钟、鼎及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 79. 大篆,春秋战国到秦时通行的字体,包括“籀文”和“石鼓文”。
80. 小篆,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著名的秦代石刻有《泰山刻石》、《会稽刻石》。 81. 由小篆演变而来,产生于秦,通行于汉,为后世楷书、草书、行书的产生和演变奠定了基础。讲究蚕头燕尾。
82. 又称正书或真书,出现于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行。特点是横平竖直。 83. 直接从隶书演变而来,汉初始有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84. 形成于两晋,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85. 文房四宝:湖笔(浙江湖州)、徽墨(安徽徽州)、宣纸(安徽宣城)、端砚(广东端州)。
86.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 87. “楷书四大家”: 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及元朝赵孟頫。 88. “宋四家”:苏黄米蔡。
89. “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秦观(秦少游)、黄庭坚、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 90. 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也有人认
为应该是:京剧、评剧、豫剧、粤剧、秦剧。
91. 京剧,形成于清代1840年前后的北京,起源于安徽徽剧、湖北汉剧、江苏昆曲和陕西梆子,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西皮表轻快奔放,二黄表沉郁缠绵),因此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分“生、旦、净、丑”四行。
92. 京剧四大须生:马连良、杨宝森、奚啸伯、谭富英。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
93. 评剧,发源于河北唐山,前身为“莲花落,代表剧目:《秦香莲》《刘巧儿》。 94. 粤剧,广东、广西、闽南一带,代表剧目:《搜书院》《关汉卿》。 95. 越剧,发源于浙江绍兴地区,代表《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 96.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朝阳沟》。 97. 黄梅戏,安徽,起源于湖北黄梅采茶歌,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
98. 吕剧,起源于山东,代表剧目:《白蛇传》《李二嫂改嫁》。
99. 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又称“中国戏曲之母”、“百戏之祖”,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代表剧目:《牡丹亭》。
100.
花鼓戏,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北、江西等地亦有同名剧种,代表剧目:
《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
2018国考公务员常识模块:必背的100个人文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