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

摘要:论文以银川能源学院为例,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现状,结合现代信息化的普及和社会对大学生掌握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需求,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本科学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7-0000-0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普及,社会对大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质和计算机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各个高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专业的最基础的课程之一。面对社会越来越高的需求标准,各大高校高度重视对学生计算机应用的教育,极力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虽然近几年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有了较高的要求,但是身为现代的大学生,大多在初中和高中对计算机知识了解并不多,甚至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只局限于网络游戏和在线聊天,当然也有部分同学,从小学就开始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进入大学时代这就导致了学生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起点高低不同,掌握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妨碍教

学进度的进行和基础知识的吸收,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

1.2教学方法陈旧。虽然现在教学多采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模式,但是换汤不换药,仍然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学时只是照本宣科,则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明显。而且,一般是在教室上完理论课后,过几天才到机房上机实践,因为时间间隔较长,所以在上机课上又要把前几天讲过的内容再讲一遍;同一个问题,本来可以有多种操作方式,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讲其中的一种操作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创新和发展。

1.3教学内容无区别。当前我校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对所有专业而言没有区别,其教学目标、大纲、计划及内容都相同。但是,不同的专业应该有不同的需求,如针对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介绍平面或三维设计软件的使用。因此,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会使一些专业的学生学了却没多大用处,而对专业有用的内容又没有学。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的渠道单一,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形势,对于不同起点的学生不能全方位考虑,不利于因材施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新型教学方法的构建

通过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的分析,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导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明显降低,针对这一严峻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提出了以下新型的教学方法。

2.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线,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设计在一个个独立的任务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目的。

例如,在整个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平时作业作为“大”任务,再把“大”任务划分成几个小任务,即六个模块任务——windows基本操作、word文档处理、excel电子表格处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及其应用,每个小任务在课堂实现过程中又继续划分成具体的一个个小的任务。课堂上学生就在完成一个个具体小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点的操作技能,体会制作、创作的成就感。

除任务驱动法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指导学生采用探究法自己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小组互助法,即任务分配以组为单位,以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为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互帮互助、互相指导的能力。

2.2分级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上机操作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类别的教学内容。

首先,针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和自己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要采用教师引导式和强化专业训练相结合的自主化教学。其次,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薄弱,但是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要采用零基础教学方式,让学生重新认识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再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学习就可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最后,针对于不但基础知识薄弱而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感不兴趣的学生,要采用细节讲授和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这类学生来说,在上机操作的时候感到无从下手,这样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从基础知识进行讲解,随着讲解一边演示对应的操作,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进度一步一步的操作,这样也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3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为了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科学的理念、技术和功能,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做好必要的准备。 为了让学生更好、更有效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的基本技能,教学内容的设定是很重要的,要以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知识素质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授课内容、知识深度、知识广度都依据专业进行调整。如授课内容方面:语言管理类专业,除了word、excel、powerpoint内

容外还要增加access内容的讲解;建筑类专业,还要增加photoshop的内容;机械类专业,要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应用;若是电子计算机类专业,还要更多地侧重硬件知识等。搜集整理大量的教学案例,同一知识点,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案例,案例与专业对应的岗位紧密联系,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理解部分抽象的概念,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工作情境。 4过程化考核方式的实施

学习效果通过课程考试和平时作业体现,学生最终成绩评定采用综合考核方式,即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上机,三项各占10分。期末成绩考试采用闭卷机试的方式,目前机试一直用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题库(无纸化)考核。

从总成绩的分值可以看出,学生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不大,最后一次机试的成绩所占比例比较高,这就造成学生不注重平时成绩。所以,过程化考核方式尤为重要。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把考核分布到出勤、大作业(由任课教师根据能力要求,教学单元分别设置多次大作业)、平时上机实践、课程报告、课堂表现等各实践环节中去,即总成绩=平时上课练习和到课表现*20%+期末成绩*40%+大作业成绩*40%,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这样,学生既能用心学习,上课又有目的性。 5总结

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日新月异,学校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究和教

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采用新的考核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计算机的最新功能,而且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宁.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0,6:102-105.

[2]王海宝.《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青岛广播电视大学.2010,4:174.

[3]夏其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07,4:114-116.

[作者简介]苑颖,女,硕士,讲师,银川能源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教育。

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摘要:论文以银川能源学院为例,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现状,结合现代信息化的普及和社会对大学生掌握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需求,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本科学生;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43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157d23guy6k2tg1y0q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