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观课分析
我听了宗老师讲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宗老师这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观察比较、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
一、宗老师善于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老师把生活中常见的月饼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做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先请学生把四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再请学生思考如何把两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随之引发学生对”一块月饼如何平均分给两个人“的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二、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这一节课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宗老师以1/2这突破口展开教学。首先从创设一个分月饼的情景,激发学生分东西的兴趣。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想办法分一块月饼,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然后顺势导出要平均分,这样出现分数,体现了分数的实际需要性,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初步建立1/2的表象,之后陶老师又组织小组合作折一折、涂一涂,找出长方形纸的1/2,判断1/2等数学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充实学生对1/2的理解。在1/2的基础上,认识圆形纸片的1/4,口头练习谁是谁的几分之一,并且不断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 三、注重加强分数与数直线之间的联系
宗老师在课堂的最后,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小问题:在0——1的线段中,学生们可以表示出1/2、1/3、1/6,那么0——1/6之间究竟可以有多少分数呢?这个问题引发学生们思考,充分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分数的学习感知“无限”的大门。
在整节课中学生参与度达到了95%,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节课是很成功的一节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社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89-91页 )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第一次接触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2、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四)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五)教学难点 2、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二、教学准备:课件 每组四人(每人一张正方形纸片 每组一个信封内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各一个 每人准备好彩笔、直尺)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小明和小红在野餐时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四个苹果 2瓶水 1个蛋糕)他们带来了……。 师:如果让你们把这些东西分给小红和小明,准备怎么分? 生1:他们每人分2个苹果.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展示分法) 生2:把2瓶水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1瓶. 师: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因为是“平均分”每人分得一样多。
师:同学们真是善解人意。数学上,我们把每份份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贴板书:平均分)
师:接下来问题来了,这里只有一个蛋糕,但是要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多少? 生:每人分一半。
师:老师这里有个圆形,把它比作蛋糕,谁能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指一名学生到前面折)
师:你和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折的? 生:对折。
师:是的,对折就可以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