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济地理实习报告
题 目合川现代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专业 地理科学学院(师范)
年级 2013级 学号 222013318011137 姓名 侯煌超 成绩
2017 年 4 月 20 日
合川现代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侯煌超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400715
一、实习时间
2017年3月27日—2017年3月30日
二、实习目的
1.巩固和加深对所学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使学生基本掌握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观察、调查及分析方法实现素质教育;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地科人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实习路线
3月27日:学校——合川现代农业园区——涞滩古镇
3月28日:学校——新朝天门市场——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旧朝天门市场——解放碑 3月30日:学校——重庆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洋人街
四、实习内容 1.农业现状
合川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重庆以北,东径105°58′37″-106°40′37″、北纬29°51′02″-30°22′42″,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在境内汇合。是重庆市北部中心城市,而根据《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合川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制造业基地、知名旅游城市和城郊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基地,预留的大型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由此可也看出,就农业定位而言,合川区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合川区是国家商品粮、瘦肉型猪、茧丝绸和柑桔生产基地,生猪出栏量、粮食年产量、水产品年产量连年稳居重庆第一。从《规划》中可以看出,合川区优化布局、突出优势,推动传统农业大区迈向现代农业强区。
近年来,合川区新建水域牧场1万亩、油橄榄基地1万亩、花生基地3000亩,发展优质杂柑及黄桃水果基地1500亩,新建标准化蔬菜基地1000亩,大力发展青草坝萝卜、双凤皇池李等名优产品。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站及地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20
1
个。
目前,该区正在强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重庆城郊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全国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县”“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到202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25亿元,力争“十三五”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
但是在合川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经验不足,经营不善,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收入差异。而有的农业园区更是因为定位不当,建设的较差,导致游客稀少,收入较低。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游客的意愿,及时调整经营方式和定位,迎合市场。
2.理论背景
自从杜能提出农业区位理论,至今,相关理论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与杜能所处的时代相比,如今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适用范围也相应的逐渐变小,而现代农业的区位理论则影响逐渐广泛,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可避免的发生一定的变化。
在19世纪初,杜能人为交通和运费是主要因素,于是采用“孤立法”的方式进行研究[1],这种思维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随着当今交通越来越发达,运输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可供选择的方法也变得更加灵活,而冷藏技术的突破,使得原本保存时间较短的商品保存时间大大延长。总的来说,交通发达,运费降低,冷藏技术突破,保存时间变长,这就导致交通和运费对农业的影响力下降,不再占有主导地位。这也使得农业对市场距离的需求限制也越来越小,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各种自然因素如土壤、气候和地形等条件的重要性有所下降,而经济条件以及政策条件的地位则更加重要,而各个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纷繁复杂。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居民可支配收入也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水涨船高,消费观念也相应发生改变,对农业的发展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2]。特别是对于相对发达地区而言,提供食物只是农业的基础功能。农业需要开发出更多的功能来满足居民不断增高的消费水平,从单纯的提供食物消费,变成提供更多的物质消费以及精神消费。
根据生产力水平差异,可以把农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本文主要涉及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前者是指:以人力和畜力为主要的动力,以铁制或木制的农具为主要工具,进行体力劳作,农民依据技能和经验来从事农业活动[3]。后者是指:农业通过应用相关科技,来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技术以及农业工具
2
水平,同时不断调整农业结构,使农业更加专业化以及分工明确化,来实现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和农业持续发展 [4]。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农业生产方式根据区位因素的不同而相应改变。随着世界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人类总体上的购买能力和欲望也逐渐增加,因此,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上都进行了相应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诞生了许多相关的理论。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的研究,按人均耕地面积可将现代农业分为三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人均耕地面积超过450亩,适用于机械技术型模式;以法国为代表,人均耕地面积45—450亩,适用于生物技术混杂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人均耕地面积不足45亩,适用于生物技术型模式[5]。
我国则从20世纪九十年代起,逐步对传统农业进行适应性改造。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6],到2016年,全国农业总产值达5763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4%,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637万公顷。全国农业现代化改造卓有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式也有所差别,甚至有的地区依然是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因此,根据不同地方的农业区位因素的差别,我国现代农业可以大致分为四种发展模式[7]:
(1)都市型现代农业:该模式一般位于我国大中城市的近郊地区,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大中都市及其卫星城市的科技、政策、资金、市场、信息以及高素质劳动力等优势,政府则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完成布局。而这种模式由于不同城市的定位和区位差异,整体上情况相似,但又有各自的特点。总体上,这种模式不仅为城市提供新鲜优质的农副产品,更为都市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休闲场所。是集生产、旅游、休闲、观光以及科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模式。在细节上,则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形成以一种或几种功能为核心,其他功能为辅助的都市农业。
(2)外向型农业模式:这种模式一般出现在沿海的地方。这些地方利用其特有的区位优势,以加工和出口高品质的农副产品为目标,来发展现代农业。这种模式与旅游功能的联系较少,只是以生产农产品为目标。其功能虽然与传统农业相似,但其产品质量更优,数量更多,类型更全,而且不仅拥有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更方便于销售海外,抵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
(3)山地园艺型模式:顾名思义,该模式只出现在山区和丘陵地区,这里大力发
3
展果木产业,形成一种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这种模式与在发展果木农业的同时也可以开展旅游创收,特别是对于位于城市周边的山区丘陵而言,运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建立公园、采摘园或独特的农业景观等,吸引人们在节假日来此休闲放松和锻炼身体等。
(4)农业科技园区型模式:是指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投资兴建,以现代农业设施和技术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具有示范、生产、科研三项基本功能的现代农业模式[8]。所谓示范,其意在于带动影响范围内的农业从业者,使他们学习科技园的经验、种植方式以及科技应用等。生产则是为科技园提供部分资金,或是以高昂的生产收益吸引农民的模仿。科研则是其核心功能,旨在研究更加优质的农业品种、更加高效的管理方式以及更先进的生物技术。
根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对于双流县而言,都市型现代农业无疑是其最佳选择,因为双流县位于西部大城市成都市的郊区,这种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使其可以充分利用成都市带来的巨大优势。根据双流县的实际情况,其它类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也可相应发展,但都不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3.区位因素分析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而这两个因素包含若干个更加具体的子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并非一成不变,特别是非自然因素,变化速度较快,而且有些社会因素发生变化时会对自然因素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具体分析一个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到在当时各个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更应分析各个区位因素变化时,给农业带来的影响[9,10,11,12]。 3.1自然因素
(1)气候:气候作为自然因素中最基本的条件,对其它自然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由于不同的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气候条件不同,气候条件的差异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不能成活。而气候因素又主要有:气温、降水、光照以及热量等,每种农作物对这几个条件都有相应要求,因此,在引进其它作物时要充分考虑气候要素。合川属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润多阴,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8.4℃,年日照时数1342.6小时,年降雨量1552.7毫米,平均气压986.5百帕,年相对湿度84%,平均风速0.7米/秒。从气候上讲,合川适宜大部分农作物生长。
(2)地形:地形影响农业类型以及农业模式的选择。比如:平原地区适宜发展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