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能力推进素质
教育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关 于 创 新 教 育 的 几 点 思 考
陈宗友 (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小学 441721)
内容提要:创新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农村学校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本文试图从创新教育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观,妥善处理教育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学创新等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力求为农村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创新 教育观 教学创新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当今世界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显着特征就是高品位的不断创新。当代中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其自己今后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只有从中小学就开始抓创新教育,才会“使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可能。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呢。我们认为应该
充分认识创新教育,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观念,妥善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大力开展教学创新,这是推行以创新为灵魂的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一、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内涵
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
[作者简介]陈宗友(1969年5月出生),男,小学高级教师。
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由于创新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会牵涉到教育的许多方面,所以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将会有力地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我们要求中小学生达到的创新与诸如科学家、艺术家所从事的那种意义上的创新是有区别的。中小学生的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成为独立个体,能够着手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
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解放学习和创新激情。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右,当时许多领域的科学家都把寻找自己的“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攻坚的目标,我国着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当时也把这一被喻为“数学桂冠的明珠”—— “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正是在这样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鼓舞和推动下,他投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热情,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创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这种创新性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可以说,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