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阶段性测试题十六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目前,我国的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读“中国稀土矿比重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稀土资源分布不均,主要特点是 A.北多南少,北重南轻 C.北多南少,北轻南重 答案:C

解析:中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北轻(稀土)南重(稀土);北方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和山东。

2.1970年至2010年,中国稀土资源占世界的比例变化较大,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C.减少出口 答案:B

解析:由统计图可知,我国稀土资源1970年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2010年迅速下降到30%以下,下降幅度大的主要原因除世界许多国家陆续探明稀土资源外,还与我国过度开发稀土资源,盲目出口有关。

3.稀土矿被广泛应用于风力涡轮机等环保技术领域。下列省份中风力涡轮机市场潜力最大的是

A.四川 C.江苏

B.贵州 D.江西

( )

B.过度开发 D.产业结构调整

( )

( )

B.北少南多,北重南轻 D.北少南多,北轻南重

答案:C

解析: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西北内陆地区。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力涡轮机市场潜力最大。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分布图”,下表为“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表”。读图表回答4~6题。

省(区) ① ② ③ ④ 城镇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 34.3 53.5 51.9 31.1 耕地面积 (万公顷) 532.5 1 539.1 542.4 361.0 B.乙 D.丁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1865.8 727.9 404.4 184.6 木材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15.8 15.0 0.4 2.0 ( ) 4.图中地形类型相对单一的省(区)是 A.甲 C.丙 答案:D

解析: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份分别为四川省、黑龙江省、甘肃省和江苏省。江苏省位于东部平原,地形较单一;四川省西部是高原和山地,东部为盆地和平原;黑龙江省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甘肃省地形有山地、高原和平原。

5.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乙省(区)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 C.丙省(区)南部农业耕地制度为一年三熟 D.丁省(区)以灌溉农业和牧业为主 答案:B

解析:四省农业生产中,甲省种植业分布在东部,乙省三江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生

( )

产基地,丙省南部农业可以达到一年两熟,丁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6.甲、乙、丙、丁四省(区)分别对应表中的序号是 A.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东部经济发达,城镇人口比重高,四川省和甘肃省城镇人口比重低;黑龙江省有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广大;黑龙江省和四川省的木材蓄积量较丰富。由此综合判断甲、乙、丙、丁四省(区)分别对应表中的序号是①②④③。

(2015·青岛)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图回答7~8题。

B.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

( )

7.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C.夏季风 答案:A

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积温等值线弯曲主要受地形影响。 8.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A. “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古城气候总无常”——反映当地气候变化大

D.“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 答案:D

解析:“古城气候总无常”主要反映当地气候变化大,“一日须携四季装”反映昼夜温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日愁暴雨夜愁霜”反映天气变化大。该地地处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昼夜温差大,天气多变。白天升温快,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降温快,大气逆辐射弱,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霜。

(2015·四川成都二诊)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9~10题。

( )

B.纬度 D.人类活动

( )

9.与图中M河比较,N河 A.径流量更大 C.落差更小 答案:A

解析:N河位于秦岭以南,河流径流量大。

10.与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图中东西向铁路干线沿线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是 ( ) A.劳动力丰富 C.技术力量雄厚 答案:B

解析:该铁路干线为陇海—兰新线,沿线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 读“我国四个区域图”,回答11~13题。

B.矿产丰富 D.市场广阔

B.含沙量更大 D.冰期更短

( )

1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图所示山脉在地形地势的分界上与太行山相似 B.②图所示山脉位于黄土高原

C.③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④图所示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河流,综合判断①为雪峰山,②为贺兰山,③为巴颜喀拉山,④为秦岭,所以①图所示山脉在地形地势的分界上与太行山相似(都属于地势第二、三级阶

梯的分界线)。

12.图中山脉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A.① C.③ 答案:C

解析:图中四山脉只有巴颜喀拉山位于青藏高原,所以平均海拔最高。 13.山脉两侧生产活动(种植业和牧业)差异最大的是 A.① C.③ 答案:B

解析:四山脉中贺兰山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所以其东西两侧生产活动差异大,即东部的宁夏平原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

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的黄河两岸,数十千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一系列的工业园区,拥挤着近千家企业,形成一条“工业长廊”。读图回答14~16题。

B.② D.④

( )

B.② D.④

( )

1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能开发为主的工业地域 15.该区域的工业园区的主要区位优势不包括 ...A.土地廉价 C.劳动力素质高

B.能源资源丰富 D.政策优势

( )

( )

16.近年来,乌海市以“蔬菜、葡萄”产业为主导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葡萄种植基地每年以4 000亩左右的速度增长,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近2.5万亩,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试题

阶段性测试题十六(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目前,我国的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读“中国稀土矿比重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0noj7s5xa5nrap1rg1l036aw5tvxo00xm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