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危险、有害因素
(1) 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对两者并不加
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或危险危害因素) 。 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二、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导致能量 /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失效)的各种因素。 一般是指区域、场所、设备、设施中存在或产生的在一定域值条件下破坏性能量(物质)的 多少。(固有危险源)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 潜在危险性 存在条件
触发因素 危险辨识就是确定危险危害因素 (危险源 )的存在及其性质的过程。
三、事故隐患 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包括了三大块内容: 一是物的危险状态, 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三是管理上的漏洞 本讲义所讲的事故隐患,主要是指物的危险状态。
四、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设备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的、 突发性事件总称, 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 造成人员伤亡 或财产损失。 ) 五、危险源、事故隐患与事故之间的关系 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
危险源处于特定存在条件时就是事故隐患; (失控、超出允许阈值) 或者说事故隐患特指出现明显防范缺陷的危险源。 事故隐患在特定的条件作用下就可以演变成事故。
危险有窖因素第二节:危险辨识目的与意义
现代安全管理的宗旨(目的)是预防和控制事故;
要预防和控制事故,就要明确事故形成的机理(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 按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发生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全行为,管理上的漏洞等;
――这就是辨识、控制危险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
可归纳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
一、 分类方法
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安全评价时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与识别。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 别”进行分类。
结合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程序的规定,可以有四种分类方法。 参照GB/T13816 — 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 共37种;
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 安全状态分为4大类61种;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分为 种;
参照常见习惯性违章行为进行分类。
二、 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分类: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安全评价中常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和参照事故类
6大类
13大类55种、物的不
7
1.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 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 他防护缺陷) ; (3 )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 )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 )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 ; ;
(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丫射线、a粒子、B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
( 7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 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 ( 8 )明火;
(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 10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 11 )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
( 12 )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 照、通风不良、 缺氧、 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 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 气温过低、 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
( 13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不 准、其他信号缺陷) ; ( 14 )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 他标志缺陷) ; ( 15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 1 )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 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 ( 2 )自燃性物质;
( 3 )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 ;
( 4 )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 ;
( 5 )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 1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菌、其他致病微生物) ;
( 2 )传染病媒介物; ( 3 )致害动物; ( 4 )致害植物,
( 5 )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 1 )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
( 2 )健康状况异常; ( 3 )从事禁忌作业;
( 4 )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 ( 5 )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
(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 1 )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
(2 )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 ;
(3)监护失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三、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分类: 物的不安全状态( 61 种)不安全行为( 55 种) 物的不安全状态( 61 种)
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1 无防护( 11 种) 1.1.1 无防护罩 1.1.2 无安全保险装置 1.1.3 无报警装置 1.1.4 无安全标志 1.1.5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 1.1.6( 电气 )未接地 1.1.7 绝缘不良
1.1.8 局扇无消音系统、噪声大 1.1.9 危房内作业
1.1.10 未安装防止 “跑车 ”的挡车器或挡车栏 1.1.11 其他
1.2 防护不当( 8 种) 1.2.1 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 1.2.2 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1.2.3 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 1.2.4 防爆装置不当
人
1.2.5 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1.2.6 放炮作业隐蔽所有缺陷 1.2.7 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 1.2.8 其他
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2.1 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7 种) 2.1.1 通道门遮挡视线 2.1.2 制动装置有缺陷 2.1.3 安全间距不够 2.1.4 拦车网有缺陷 2.1.5 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 2.1.6 设施上有锋利倒棱 2.1.7 其他
2.2 强度不够( 4 种) 2.2.1 机械强度不够 2.2.2 绝缘强度不够
2.2.3 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 2.2.4 其他
2.3 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3 种) 2.3.1 设备带 “病 ”运转 2.3.2 超负荷运转 2.3.3 其他
2.4 维修、调整不良( 4 种) 2.4.1 设备失修 2.4.2 地面不平
2.4.3 保养不当、设备失灵 2.4.4 其他
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防护服、 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3.1 无防护用品、用具
3.2 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4. 生产 (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4.1 照明光线不良( 3 种) 4.1.1 照度不足
4.1.2 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 4.1.3 光线过强 4.2 通风不良( 7 种) 4.2.1 无通风 4.2.2 通风系统效率低 4.2.3 风流短路
4.2.4 停电停风时放炮作业
4.2.5 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放炮作业
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
4.2.6 瓦斯超限 4.2.7 其他 4.3 作业场所狭窄
4.4 作业场地杂乱( 4 种) 4.4.1 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4.4.2 采伐时,未开 “安全道 ” 4.4.3 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未作处理 4.4.4 其他
4.5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4.6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4.7 地面滑( 3 种) 4.7.1 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 4.7.2 冰雪覆盖 4.7.3 地面有其他易滑物 4.8 贮存方法不安全
4.9 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人不安全行为( 55 种) 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1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1.2 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1.3 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1.4 忘记关闭设备
1.5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1.6 操作错误 (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 ) 1.7 奔跑作业
1.8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1.9 机器超速运转 1.10 违章驾驶机动车 1.11 酒后作业 1.12 客货混载
1.13 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1.14 工件紧固不牢 1.15 压缩空气吹铁屑 1.16 其他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2.1 拆除了安全装置
2.2 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2.3 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2.4 其他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3.1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3.2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3 其他
4.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4.1 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4.2 用手清除切屑
4.3 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5. 物体 (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
存放不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