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与效率,优势互补。由于合作学习极富成效性而倍受广大教师青睐,然而最近听评课活动引起了我对合作学习的新思考。 一、独立思考真的要靠边站吗? 【现象】
问题:学校要制作一批宣传材料,甲公司提出:每份材料收费20元,另收3000元的设计费;乙公司提出:每份材料收费30元,不收设计费;学校选择那个公司合算?老师呈现问题情境后,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笔者随机观察了几组:有的是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楚,无从做起…… 【思考】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合作学习应抓住最佳时机,从小处着手,从实处着手。应该是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不同的观点之间争论。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时,学生(特别是中差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或你一言我一语,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假如老师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思考我准备怎么办?再组织合作学习,才会是有效的,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二、学生真的是全体参与了吗? 【现象】
听课过程中,我常有意识地关注小组的合作学习,去看看小组中各成员参与合作的情况,有这样一个的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四人小组讨论开始(小组中有两男两女),其中的一个小女孩抿着嘴,低着头(好像在冥思苦想),一个男孩东看看,西看看,这时另一个男生说: M先说。被点到名的M正了正身子:“我认为……”。 事后问那位男生:你为什么要让M先说呢?得到的回答是:他是我们的组长。 【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很多时候是在复制“缺乏合作的传统的师生交往方式”(只不过是“好学生”扮演了教师的角色,那些学困生在小组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表现的机会,往往会在小组掩护下逃避责任),合作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如何使小组中每个成员都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工,给每个小组成员一个职务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等。同时通过轮换合作小组的小组长的方法,来改变这种一面倒的局面。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你这位组长说得很精彩,下次你能不能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让他们做一次组长?”对胆小的学生,教师可以告诉他:“你悄悄地跟老师讲,老师把你的声音放大,你也可以做组长。”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并在组内安排学困生优先发言,让他们先说出最容易想到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合作时,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后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教师进行指导时,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 三、这样的合作学习有必要吗?
【现象】
师:看到这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找规律](90%的同学齐刷刷地举起了手)。 师:先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再请小组派代表交流。
评课时与执教老师交流谈起上面这个片段,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S:你有没有看到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 R:看到了。
S:那为什么还要组织小组讨论呢? R:现在不是提倡合作学习吗?
S:你觉得在这个环节中有必要组织小组讨论吗? 【思考】
上述片段中,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大部分学生几乎是张口就会,这样还有必要进行小组讨论吗?答案是否定的。可是,像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还是屡见不鲜,不管有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动不动就要合作学习,好像没有合作学习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小组合作应该是在学生个体无法完成,或个体无法有效完成任务,或者是受到外在条件限制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或者是学生对自己产生的想法和做法有待与他人讨论、分享成功喜悦时才有必要、有价值。因此,设计的合作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能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 四、教师真的只是设计者吗? 【现象】
当老师把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走来走去,等待着做裁判,评判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有的教师在抓紧时间看教案或思考着下一环节我该做些什么?也有的在准备下一环节需要的教具…… 【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同样,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合作学习材料既要“新、活、趣”使学生感到新奇,觉得有探究的价值,又有思维含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会“找桃子”,另一方面,此时的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合作学习是“汤”,独立思考是“盐”,教师是“厨师”。“汤”中缺“盐”难成美味;汤味鲜美,功在厨师。教师只有把握好手中的教育之勺,才能调治出美味佳肴,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反思,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