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合作学习的思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合作学习的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与效率,优势互补。由于合作学习极富成效性而倍受广大教师青睐,然而最近听评课活动引起了我对合作学习的新思考。 一、独立思考真的要靠边站吗? 【现象】

问题:学校要制作一批宣传材料,甲公司提出:每份材料收费20元,另收3000元的设计费;乙公司提出:每份材料收费30元,不收设计费;学校选择那个公司合算?老师呈现问题情境后,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笔者随机观察了几组:有的是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楚,无从做起…… 【思考】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合作学习应抓住最佳时机,从小处着手,从实处着手。应该是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不同的观点之间争论。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时,学生(特别是中差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或你一言我一语,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假如老师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思考我准备怎么办?再组织合作学习,才会是有效的,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二、学生真的是全体参与了吗? 【现象】

听课过程中,我常有意识地关注小组的合作学习,去看看小组中各成员参与合作的情况,有这样一个的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四人小组讨论开始(小组中有两男两女),其中的一个小女孩抿着嘴,低着头(好像在冥思苦想),一个男孩东看看,西看看,这时另一个男生说: M先说。被点到名的M正了正身子:“我认为……”。 事后问那位男生:你为什么要让M先说呢?得到的回答是:他是我们的组长。 【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很多时候是在复制“缺乏合作的传统的师生交往方式”(只不过是“好学生”扮演了教师的角色,那些学困生在小组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表现的机会,往往会在小组掩护下逃避责任),合作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如何使小组中每个成员都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工,给每个小组成员一个职务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等。同时通过轮换合作小组的小组长的方法,来改变这种一面倒的局面。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你这位组长说得很精彩,下次你能不能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让他们做一次组长?”对胆小的学生,教师可以告诉他:“你悄悄地跟老师讲,老师把你的声音放大,你也可以做组长。”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并在组内安排学困生优先发言,让他们先说出最容易想到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合作时,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后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教师进行指导时,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 三、这样的合作学习有必要吗?

【现象】

师:看到这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找规律](90%的同学齐刷刷地举起了手)。 师:先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再请小组派代表交流。

评课时与执教老师交流谈起上面这个片段,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S:你有没有看到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 R:看到了。

S:那为什么还要组织小组讨论呢? R:现在不是提倡合作学习吗?

S:你觉得在这个环节中有必要组织小组讨论吗? 【思考】

上述片段中,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大部分学生几乎是张口就会,这样还有必要进行小组讨论吗?答案是否定的。可是,像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还是屡见不鲜,不管有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动不动就要合作学习,好像没有合作学习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小组合作应该是在学生个体无法完成,或个体无法有效完成任务,或者是受到外在条件限制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或者是学生对自己产生的想法和做法有待与他人讨论、分享成功喜悦时才有必要、有价值。因此,设计的合作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能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 四、教师真的只是设计者吗? 【现象】

当老师把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走来走去,等待着做裁判,评判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有的教师在抓紧时间看教案或思考着下一环节我该做些什么?也有的在准备下一环节需要的教具…… 【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同样,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合作学习材料既要“新、活、趣”使学生感到新奇,觉得有探究的价值,又有思维含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会“找桃子”,另一方面,此时的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合作学习是“汤”,独立思考是“盐”,教师是“厨师”。“汤”中缺“盐”难成美味;汤味鲜美,功在厨师。教师只有把握好手中的教育之勺,才能调治出美味佳肴,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反思,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更有效。

合作学习的思考

合作学习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与效率,优势互补。由于合作学习极富成效性而倍受广大教师青睐,然而最近听评课活动引起了我对合作学习的新思考。一、独立思考真的要靠边站吗?【现象】问题:学校要制作一批宣传材料,甲公司提出:每份材料收费20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0m6u8xy5n1xep036fj71ujtp7zr5k019g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