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浙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科学要研究各种 ,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2、科学研究是从 开始的。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1、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

2、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

3、烧伤或烫伤: ;被化学试剂灼伤: 4、 闻任何一种气体的气味时,都必须用手轻轻地扇动,不可用鼻子直接问。

用浓硫酸做实验时,应该注意:撒到身上,一定要先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皮肤会被烫伤。 5、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试管

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溢出)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 酒精灯

1火焰:外焰,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2主要用途:用于加热物质使用方法:①灯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积的1/4;②灯芯松紧适宜,不能烧焦且应剪平;③不准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④不准用嘴吹灭(用灯帽盖灭);⑤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⑥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⑦调节灯焰大小时应熄灭酒精灯;⑧应用外焰加热。原因:①酒精过多,在加热或转移时易溢出,太少时易引起爆炸;②保证更好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温度;③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④防止灯酒精引燃失火;⑤防止引起火灾;⑥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 水而不易点燃;⑦防止引燃酒精蒸气而失火⑧外焰温度最高。 第三节科学观察

1、 和 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是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中

3、将鸡蛋放入清水中会下沉,向清水中加入食盐后,鸡蛋将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在溶解食盐时,要用到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 。 4、笔尖上发现的行星:海王星

5、观察的方法:科学观察有直接观察(凭感觉器官)和使用仪器观察。 第四节 科学的测量

测 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

1、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千米= 米;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1毫米= 微米 1纳米= 微米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 2、 认识刻度尺:

①零刻度线 ②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③量程:测量的最大围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 选正确: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准确度的刻度尺。

②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刻度尺倾斜会造成读数偏大,皮尺拉伸造成读数偏小)

③ 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④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 ⑤ 记正确:记录数值 = 准确值 + 估计值 + 单位 (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

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注意:页和的区别)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曲线长度 = 轮的周长 × 圈数。 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

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理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三、体积的测量:

33

1、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立方分米(dm),

3

立方厘米(cm)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毫升(mL)。 1立方米 = 立方分米 = 立方厘米 = 立方毫米

1升 = 1立方分米 = 毫升 = 立方厘米 1升= 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

2、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量杯或米尺;

①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 ②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或量杯。

3、量筒的使用:①看:使用前注意量程和最小刻度。②倒:左手执量筒,右手执烧杯,两个稍有倾斜,让液体缓慢流进量筒。③放: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④读:视线与液面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⑤记:写下数值以及单位 。(仰视时读数偏 ,俯视时读数偏 ) 4、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采用排水法(量筒水不能太多,否则物体放进去会超过量程;也不能太少,否则无法浸没物体)(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1)在量筒中加一定量的水,记下此时体积V1 (2) 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读数V2

(3)物体的体积V物 = V2 — V1 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四、温度的测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 用符号 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

3、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

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2)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若测量的是

液体的温度,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3)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继续留在待测液体中.

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面相平.

(4)记录读数时, 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

37℃读作: (不读成摄氏三十七度); —20℃读作: 或

4、 体温计的量程是35℃— 42℃ ,最小刻度为0.1℃。

特点:准确度高,玻璃泡上方有缩口,用前需甩,故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第五节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猜想或假设——设计研究(实验)方案——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得出结论)——评价与交流

2、对照实验:必须运用控制变量法。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若干因素完全相同,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即控制变量,只允许有一个变量。

.3、实验数量或次数不能太少,否则会使实验具有偶然性,使实验结论不准确。 第2章 观察生物 一、生物与非生物

1、自然界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观察蜗牛实验表明生物对刺激有反应。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有触觉、嗅觉和味觉;没有听觉。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①对外界刺激有反应;②能生长;③需要营养;④能繁殖后代;⑤有一定结构(有细胞);⑥有遗传变异;⑦需要呼吸;⑧能主动适应环境等等。 3、植物与动物的区别:

植物:①不需要吃东西(有叶绿体,自己制造营养);②一般不能快速运动;

③对刺激反应不灵敏;④有细胞壁

动物:①需要吃东西;②一般能快速运动;③对刺激反应灵敏;④无细胞壁 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单位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发现了细胞;实际上看到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

2、细胞学说: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总结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学说,基本观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动物 植物

细胞膜的作用: . 细胞核的作用: 细胞质的作用: 。

细胞壁的作用:由纤维素组成,保护和支持细胞。树木能顶天立地就是因为细胞有细胞壁。 叶绿体的作用:含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由于有叶绿体,所以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

液泡:有细胞液。水果的汁液就是液泡里的细胞液。如番茄和西瓜的果汁。

安放:放在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轻拿轻放.

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睁)同时转动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放片: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夹住,使其对准通光孔 调焦距:(以“上”为例)

(1)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2)再用左眼朝目镜注视,同时右眼要开,并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的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3)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讨论

1、要改变视野的明或暗,可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构,怎样调节?(要使视野最亮,可以把遮光器最大的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且用反光镜的凹面镜)

2、准焦螺旋向前转动时,物镜会怎样?这时应看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为什么?(准焦螺旋向前转动时,物镜会下降。这时应看显微镜的镜筒,避免物镜碰到载玻片。)3、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边,若要移动到中间,载玻片该往哪边移?(左边)

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第三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1) 经过 、 和 形成了复杂的生物体。

2) 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子细胞体积为母细胞的一半)

分裂过程的变化是:母细胞核会出现 ,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分裂的结果是:多细胞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多;单细胞个体——繁殖了后代。

3)细胞生长:子细胞吸收营养,由小长大的过程。细胞生长的结果——细胞体积增大。 4)细胞分化: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2、组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集中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就是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植物的五大组织 动物的四大组织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一般无 一般有 组织名称 结构特点 细胞扁平,排列紧密 筛状,管状结构 绿色,有叶绿体 始终保持分裂能力 功能 保护作用 输送物质,水分,无机盐,有机物 制作和贮存营养物质 支撑和保护 分裂产生新细胞 组织名称 分布特点 主要类型 结构特点 主要功能 体表和管腔壁表面 细胞排保护、分列紧密、泌、吸收 细胞间质少 间隙大、连接、支细胞间持、保护、质多 营养等 排列有序、 间质少 收缩、舒、产生运动 分布广泛 骨组织、软骨组织、血液、肌腱、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树叶由多种组织构成,表皮有保护组织,叶肉有营养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叶脉有输导组织。

皮肤的结构按外到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 脑、脊髓、 由神经接受刺激织三部分组成。 感觉器官 细胞构产生兴奋表皮有上皮组织构成。 成 并传导兴触觉小体和冷敏小体主要是由神经组织构 奋 成。

立毛肌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血液是属于结缔组织。3、器官: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花、果实、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

4、系统:由若干个功能相近的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活动的多个器官的总和。

人体由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分泌系统八大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5、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 → → →人体;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 → →植物。

第四节常见的动物:

1、 根据物体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分类标准(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2、 根据有无脊椎骨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3、 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体表特征 呼吸方式 体温 生殖方式 骨骼、心脏、及其它器官的管壁上

易混淆的动物:哺乳类:蝙蝠、鲸、海豹等;爬行类:龟、蛇、鳄鱼、蜥蜴、变色龙等;两栖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浙教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科学要研究各种,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2、科学研究是从开始的。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2、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0ed94pk9m6gjog0oh073pit886asl004u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