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本章的作用和地位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本章是全书的开篇和概述,它承接了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并通过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再次经历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使学生对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几个基本环节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头脑中建立一个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比较完整的轮廓,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本模块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学习算法、算法描述、程序与程序设计等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意识,也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和其他各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做好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上的准备。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能从问题出发,亲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体会每一个步骤的含义和操作。
(2)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3)掌握程序与程序设计等基本概念,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
(1)求解生产方案选择问题的算法。穷举法是人们求解问题的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但如何寻找穷举的边界(即满足穷举条件的可能解集)是该方法的难点。其次,如何使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算法也是一个难点。
(2)调试VB程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需要老师的帮助。
(3)算法、程序、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等基本概念比较抽象,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例子和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探究和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理解和总结。
教学建议
本章是全书的开篇和总论,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学习的第一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一些比较、探究和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本书的学习和教学中,经常需要分组进行协助学习和交流,因此教师在开课之前,应设计一些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混合编组),各小组的水平相当,成员之间应建立一种向上、宽容、和谐的关系,以便于今后的讨论、交流学习活动。
由于本章的内容比较注重实践和体验,建议尽可能在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机房上课。 1.学情分析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一个选修模块,在学习本模块之前,学生已经在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的第四章第一节中接触过有关的内容,在数学科的学习中也学习了一些算法的初步知识。因此,学生对本章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2.教学策略
基于学生的学情和本章的内容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大胆地把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和探究活动。例如,让学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结构,详细阅读每一节开头的案例,思考、讨论、探究问题,进行课文中的“实践”活动,填写有关的表格等等。
(2)本章在课文中设计了一些学习栏目,如:问题、探究、实践、观摩、练习等。教师要充分理解设计这些栏目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挥它们的作用。
(3)在教授第一节,教师可以作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示范,但要适度,能让学生完成的,尽量让学生完成,不要担心学生做的是否正确,重在让学生经历、体验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4)第二节和第三节有很多概念和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探究、实践中理解、体验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的内涵,切忌死记硬背。
教学评价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对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以及各步骤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价。在学习第一节时,学生应学会对自己学习的体验和感受进行评价;对于第二、第三节,应引导学生对主要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测评;由于本章是第一章,因此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