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资源
(一)土壤类型
咸宁市按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性质共分8个土类、20个亚类、70个土属、241个土种。全市南北纬度仅差一度,土壤的水平分布明显。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广泛分布着地带性红壤,由于生物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类型,其红壤化过程已不十分典型,土壤类型均属于红壤类中的棕红壤亚类,是红壤向黄棕壤的过渡类型。全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从嘉鱼县境的长江河漫滩-通山县境的九宫山,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大体是沼泽土-潮土-水稻土-棕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期间镶嵌一部分石灰(岩)土、紫色土等。受地貌、地形、母质、海拔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垂直分布明显。幕阜山地海拔500米以下为棕红壤,500-800米为红黄壤,800-1200米为黄棕壤,1200米以上为草甸土。
1.红壤。面积789.3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53.36%,其中:耕型土壤65.3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2.14%,广泛分布于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区。分为棕红壤、黄红壤、红壤性土三个亚类。
2.水稻土。面积166.81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1.28%,占耕地面积的56.5%。分布于本区海拔20-800m之间的平原区、丘陵区和低山区,主要分布于海拔200m以下的低丘平原区。有淹育型、储育型、潜育型、沼育型和侧渗型五
个亚类。
3.潮土。面积36.2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38%,其中耕型潮土19.8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74%。分布于长江冲击平原和陆水、富水、淦河及其直流两岸。分为潮土和灰潮土两个亚类。由河、湖相沉积物发育而成,土层深厚肥沃,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4.石灰(岩)土。面积94.5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39%。其中,耕型石灰(岩)土9.1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10%。分布于碳酸盐类地带的山顶、山坡、坡麓,最高海拔为800m,分为黑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两个亚类。
5.紫色土。面积2.4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0.16%,其中,耕型土壤1567亩,占耕地面积的0.05%,多分布于盆地四周的低丘,由紫色砂页岩及第三纪钙质红砂岩的坡积物,残积物发育而成。植被多为马尾松及杂灌,部分种植柑桔、桂花等经济林木。分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灰紫色土三个亚类。
6.黄棕壤。面积20.47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38%,分为泥质岩黄棕壤、碳酸盐黄棕壤、酸性结晶岩黄棕壤和石英质岩黄棕壤四个土属。
7.草甸土。面积0.48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03%,分布于通山、崇阳、通城等县与湖南、江西省接壤的幕阜山系顶部,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8.沼泽土。面积2.75万亩,占地土壤总面积的0.19%,主要分布于嘉鱼、通城等县的江河漫滩珠湖洼地和海拔1200
米的高山蝶形凹地。分为草甸沼泽土、沼泽土、山地沼泽土三个亚类。
表1:各县市区不同土壤类型面积统计表(单位:万亩) 咸安区 嘉鱼县 赤壁市 崇阳县 通城县 通山县
水稻土 红壤 黄棕壤 石灰土 潮土 紫色土 沼泽土 草甸土 31.8 28.2
97.9 18.1
0.07 0 0 1.6 4.3 14.5
14.0 0.8 0.3 37.0 2.5 39.9
0.6 30.9 2.5 1.0 0.0241 0.187 35.211
合计 占国土面积%
11.28 53.36
1.38
6.39
2.38
0.16
0.19
0.03
166.8 789.3 20.47
94.5
1
0.6 0 0.4 0 0 1.4
0 2.7 0 0
0 0 0 0.3
39.1 124.3 25.8 200.5 27.5 107.2 14.4 241.3
0.0524 0.08 0
0.095
2.4 2.7524 0.475
注:数据来源于《湖北省分县土壤图集》(湖北省农牧业厅,1986).
(二)耕地质量监测评价
全市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点77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个,市级5个,县级68个,对全市耕地质量监测点进行年度土样采集、田间情况调查,完成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同时开展全域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在全市主要农作物产区、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共采集土样787个,检测化验土样指标4974项次,综合评定全市耕地质量等级为5.19级。
(三)科学施肥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