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看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表征,教师通过提高信息素养来进行业务提升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和平台,并且正在改变着教师教学与研究的方式。然而许多学校往往只停留在对教师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所关注的往往局限于“专业知识”层面,也就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对“实践性知识”,也就是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更缺乏将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二者相结合的研究。如何将现有的信息技术理论素养、学科知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熔合,使教育工作真正走向专业化、信息化、艺术化,使教师能够从一个“能干的教书匠”,逐步成长成为“专业的教育家”。作为教育一线的中学教师,我们期盼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得以不断优化改进。
我校是由两校合并异地新建的一所超大规模学校,近几年发展较快,共有近90个班,学生近5000人,专业教师近400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近300人,约占全体教师的70%多,培养青年教师是我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依靠老教师传、帮、带的做法显然不适合我校校情。学校有完善的网络信息环境,年青老师信息技术素养基础较好,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环境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本课题旨在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归纳出特别适用于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经验,以利于广大中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课题的必要性分析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作为教学前沿的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者,认识、掌握并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已成必然,教育信息化呼唤教师信息素养的尽快提高。
1 / 1文档可自由编辑
2、新的课程改革呼唤教师专业化。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改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教师专业化推向前台,成为教师教育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对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1、使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跨时空的个体学习,充实教与学理论,促进教师个体自觉进行探索性的教育行动。
2、利用网络共享、办公平台等实现教师小组共同体的备课和教学研讨,发掘教师的集体智慧,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3、探索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超大规模办学条件下的信息技术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之路。
4、探索一条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使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网络、电脑等学习技术,完成自己的课程重建、教学过程重建工作,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发展,使教师真正成为具有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新型教师。
5、为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示范辐射作用。 研究内容:
1、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信息技术能力的内涵。 2、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3、如何将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帮助教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教学设计水平,积累相关教学经验和优秀教学案例。
4、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教师终身学习的体系。
5、超大规模办学条件下的青年教师信息技术与专业化成长研究。
6、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利用信息技术,从不同层面,不同学科,多角度开展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防止重复研究,避免走弯路。
2、调查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调查了解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状况,调查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为课题研究探索丰富依据。
3、行动研究法:将教师教育教学行动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成果通过网络进行展示。
1 / 1文档可自由编辑
4、问卷法:利用网络了解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及参与的兴趣。 5、构建法:构建数字化信息平台和资源库,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助力。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与预期成果 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10月) 1、完成课题论证,进行课题申报工作。
2、成立课题组,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
3、采取问卷调研、座谈交流、互动研讨的方式,了解教师信息素养的现有水平和实际需要,针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一系列理论思考与学习。
(二)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3年1月) 1、进一步完善校园网建设。
完善校园网络平台,实现有线、无线并举,消除校园网络盲点,实现全覆盖,更新服务器等设备,搭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导学案库、课件库、教学资源库、电子图书管理系统,为教师提供一个方便、易用的信息环境。
2、有计划、有系统、有层次地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理论和技术培训。 全员培训:全体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掌握校园网和办公平台的使用方法,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具有基本的信息意识。
重点培训:推荐教学骨干、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县级及以上级别的信息技术培训,较熟练的掌握多种信息技术技能,学习设计开发课件,进行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研究。
3、超大规模办公条件下,青年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加快自生专业成长途径的研究。
4、针对中学老师的教育教学阶段特点,研究学科教学专业化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明确专业化发展对教师信息化提出的要求。
5、积极探索对中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养模式,归纳出适用于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
6、规范课题过程管理。
按研究设计方案在每学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实事求是地开展课题研究。及时记录,收集数据等资料,及时小结。按计划进行课题中期评估,讨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思路。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提高自身
1 / 1文档可自由编辑